欢迎访问自贡市第一人民医院官方网站
联系我们   医院OA办公系统   专家坐诊时间表  
您现在的位置:科室首页 > 科室动态
发现胆囊息肉怎么办?
发布时间:2016-09-22 来源: 作者: 点击数:

经常有人在健康体检做肝胆B超时,发现胆囊内长了息肉。一些人就会很紧张,老是担心胆囊癌变。

在中国古代,“息肉”写作“瘜肉”,古汉语中“瘜”就是多出的意思,《说文解字》中有“瘜,寄肉也”。现代医学对从黏膜表面异常突出生长的组织,在没有确定病理性质前都统称为“息肉”。
人体胃肠、胆囊等空腔器官最里面衬的一层组织是黏膜层,其结构是一层或多层上皮细胞,紧密连接在一起。息肉是由黏膜的上皮细胞生长聚集形成的,也可以理解为黏膜层的异常增生,是一种良性病变。但不能排除良性息肉有恶变的可能,以及合并有恶变等情况的存在。常见的息肉有:食管息肉、胃肠息肉、胆囊息肉以及声带息肉、子宫颈息肉等。
胆囊息肉的病因比较复杂,可能与下面几个方面原因有关
1. 胆囊内胆固醇代谢异常,胆汁中的过饱和胆固醇被转运到胆囊黏膜,堆积在黏膜内并刺激上皮细胞增生,形成息肉。
2. 胆囊慢性炎症刺激,导致胆囊壁黏膜破坏,形成纤维瘢痕增生。
3. 胆管梗阻、长时间的胆汁潴留、浓缩胆汁的刺激、胰液反流到胆囊,以及来自肠道的细菌、病毒感染胆囊都可导致黏膜增生。
胆囊息肉包括
1.  胆固醇性息肉:由胆固醇代谢异常形成的息肉,大多为多发性息肉,占胆囊息肉70-90%,一般不会恶变。
2.  炎性息肉:胆囊慢性炎症刺激引起。
3.  胆囊腺肌瘤症:表现为B超下胆囊壁弥漫性或节段性或局限性增厚。
4.  腺瘤性息肉:其本质是腺瘤,往往是单发,在现有的技术条件下,无法与息肉完全鉴别,病变直径≥1cm容易恶变。
由于胆囊息肉大部分是胆固醇性息肉,属于非肿瘤性病变,一般不会恶变,无需手术治疗,目前也无有效治疗药物,半年到一年超声检查一次即可。
如果胆囊息肉伴有胆囊慢性炎症,或合并结石,息肉直径≥1cm,息肉基底部宽、蒂粗大同时超声显示血流丰富,息肉短期内明显增大,超声诊断为胆囊腺肌瘤症者,均有恶变可能,尽早手术切除胆囊为宜。


收藏   打印   关闭  
上一篇:
下一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