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自贡市第一人民医院官方网站
联系我们   医院OA办公系统   专家坐诊时间表  
您现在的位置:科室首页 > 科室动态
惊!患儿感染寄生虫,传播途径竟是……
发布时间:2016-12-30 来源: 作者:华浩东 点击数:

  小编说:近日,自贡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科二病区收治了一位腹泻的3岁小男孩,经过儿科、检验科等科室医护人员的精心救治,患儿康复出院。然而,让人没有想到的是小男孩感染的竟是近10年国内都没有报道的疾病,而且感染途径却让人万万没想到……

  3月21日下午,自贡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科二病区收治了一位3岁的小男孩,因“呕吐、腹泻3天”入院,解黄色稀水样便,4-6次/天,伴腹痛及发热,入院考虑诊断为腹泻病。与其他患儿不同的是,该患儿不仅大便轮状病毒抗体阳性,而且大便常规显微镜下,查见满视野滴虫样寄生虫,异常活跃,不停摆动翻滚.

  检验科殷明刚主任立即组织全科老师进行讨论会诊, 高度怀疑是一种寄生虫--滴虫。疑似兰氏贾第鞭毛虫,但较之有不同之处,以前从没见过。为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钟辉秀老师将视频传至相关平台交流,与省人民医院和省寄生虫研究所专家反复讨论,最终确定该虫为肠滴虫。
  儿科高度重视,王红宇主任立即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感染科刘泉波主任取得联系,与美国梅奥的大学同学以及河北省儿童医院、四川省各级医院的同仁们积极讨论。王主任还将视频发至全国范围的“中华儿科感染医生群”,请教全国儿科感染专家。最后,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认为大便标本是“肠滴虫”,也叫“肠毛滴虫”。王红宇主任立即电话通知值班医生,连夜使用甲硝唑治疗。
  第二天,患儿病情明显好转,腹泻次数减少至每天2-3次,形状变稠。复查大便常规,显微镜下肠滴虫数量及活动度较前明显减低。检验科对昨天的大便标本做了碘染色,进一步排除了兰氏贾第鞭毛虫,确定为肠滴虫。 经过几天的治疗,患儿大便逐渐趋于正常,精神食欲恢复,于28日出院,家长十分感激。
   医院儿科专家对此病例进行了进一步地思考。目前,城市卫生条件较好,近10年国内都没有报道的疾病,该患儿怎么就被感染了呢?
   医生和家长仔细沟通,详细询问患儿病史和近期生活习惯,寻找传播途径。患儿家中一个大脚盆引起了大家的怀疑。这个脚盆平时没用于洗脚,家里老人节约,把用过的水(包括洗过菜的水)都储存在这脚盆里,用来冲厕所。此脚盆正是小孩洗澡时所用的澡盆。
  24号下午下班后,家长将清洗脚盆的水带来医院检验科鉴定,盆中“虫子”形态与患儿大便的肠滴虫碘染色形态一致,再次确定为“肠滴虫”,从而找到了“虫子”传播途径。
  肠滴虫是一种寄生于肠道的鞭毛虫,多见于盲肠与结肠,可引起腹泻等临床症状。本病全年散发,以夏秋季为多。起病可缓可急,病程由数小时以至20余年不等。腹泻为主要症状,稀糊便,可有黏液,但脓血便少见。每天数次至十余次。伴恶心、呕吐、腹痛、腹胀、食欲减退等。肠滴虫病应与引起腹泻的其他疾病相鉴别,胆道寄生时则应与细菌性胆道感染相区别。可并发胆道滴虫病。20多年前较多见,随着卫生条件的改善,近年已没有发现病例,近10年国内都没有报道。
    通过这个病例,再次告诫大家,警惕用过的存放水,以及存放水的容器的卫生!在娃娃配合情况下,给娃娃洗澡,使用淋浴最安全卫生。
肠滴虫的鉴别要点:大便常规操作时,取新鲜部分粪便,采用生理盐水直接涂片法制成厚薄均匀的图片,置于显微镜下直接观察。可见运动活泼,小水滴样的肠滴虫滋养体,该虫与蓝氏贾弟鞭毛虫区别在于两者的运动方式不同,前者运动活跃,常成树叶样翻滚运动,而后者成摇摆样。
   肠滴虫又名人毛滴虫,属医学原虫鞭毛虫纲,是肠腔内唯一有波动膜的鞭毛虫。生活史中只有滋养体,滋养体以二分裂法进行繁殖,无包囊阶段,滋养体呈梨形或椭圆形,其形态与阴道毛滴虫基本相似,大小为(8-15)*(3-5)wh,在新鲜标本图片中,虫体无色透明,形似水滴,借其鞭毛的玻动和玻动膜的玻动,运动活泼,常作突进性翻滚活动,仔细观察,虫体有前鞭毛3-5根,后鞭毛1根,其后鞭毛附着于波动膜的外缘并由虫体的后端伸出,波动膜与虫体等长,细胞核1个,呈卵圆形,位于虫体前部,虫体中央有1根轴柱,较粗,自前向后贯穿虫体,由虫体末端伸出体外。染色基杆着色较深,沿波动膜的基部伸展至虫体后端,与虫体等长。在细胞质内含有食物泡和细菌样物质。
肠滴虫的小秘密? ? ?肠滴虫寄生在人体大肠腔里,尤其以盲肠部为多,可引起腹泻等症状。滋养体以二分裂法进性繁殖,滋养体污染水和食物等,经口感染人体,滋养体在外界抵抗力极强,在粪便中可存活8天,土壤中可存活7天。一般认为,肠滴虫致病力弱,为条件性致病虫种,即在一般情况下,不具致病作用,但当感染数量较大或机体抵抗力弱的条件下,可出现致病作用。实验室检查时要注意避免实验误差发生,要注意避免同其他微生物的鉴别同时注意标本污染。此病一旦查出致病病原微生物,对症治疗,一般能起到较好的治疗效果。
如何预防? ?肠滴虫常见于热带亚热带地区,首先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是积极有效的预防措施,特别是环境较差的地方,个人要注意饮食卫生,做到不喝生水,生吃瓜果蔬菜要洗净,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当今外来流动人口增多,居所环境及卫生习惯较差,做好粪便无害化处理,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防止病从口入是防治此病的关键。





收藏   打印   关闭  
上一篇:
下一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