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垃圾”,也可以分类!
一项最新研究显示
中国有三分之一的成年人有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更可怕的是
且正向年轻化的趋势发展
颈动脉超声检查
也逐渐进入日常体检选项之中
颈动脉粥样斑块一旦破裂
板块内的粥样物质流出
容易造成血栓
血栓一旦脱落就容易造成
脑动脉主干栓塞
可能引起大面积脑梗死
所谓关心则乱
对“斑块”的误解也随之而来
这些斑块可跟柿子不一样
专挑软的捏
是软斑好,还是硬斑不好?
是不是跟堆积在管道里的垃圾一样
铲走、吸出来、冲走,就完事儿?
今天
我们一起给这些血管“垃圾”分分类
排除这些可怕的“不定时炸弹”
哪种斑块,才危险?
斑
块
是硬好?还是软好?
斑块,是软是硬
柿子等水果的软硬是成熟度的表现
而斑块的软硬度则是说斑块的稳定性
也就是判断斑块危险程度的指标
但,软、硬也只是评价的标准之一
还要结合斑块的结构特征
即形态、大小、位置及内部回声等
还有患者自身是否存在
心脑血管病危险因素及控制状态
来综合判断斑块的危险程度
总的来说
外看“样貌”+内看“钙化”
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
发现斑块和探明其构成
就交给超声检查吧
医生们通过超声来检查
斑块内部的回声特征
评估斑块的稳定性
对这些“血管垃圾”进行分类
1
外看“样貌”
斑块外貌协会
表面光滑、外形规则的斑块
一般不容易破裂
表面粗糙、形状不规则的斑块
容易在血流的冲击下破裂
就像岸边形态不规则的石头
更容易引起惊涛骇浪
2
内看“钙化”
斑块钙化硬了,危险?
一般来说
钙化斑块会比较硬
会比较稳定
但钙化发生的部位和范围不同
斑块的稳定性也就不同
如果是斑块内部的点状钙化
那么这是胆固醇坏死结晶
反而是个不稳定因素
如果钙化出现在斑块表面
则引起斑块的形态不规则
也容易破裂
破裂后小斑块被冲到颅内血管
形成脑梗死
这种梗死比血栓造成的脑缺血
更难通过溶栓等治疗手段清除
斑块,“一成不变”?豁你的!
斑
块
“一成不变”?
如果动脉受到了损伤甚至加重
斑块的稳定性就会改变
当然,别怕
这个改变不是短时间就形成
还是需要一定的时间积累
斑块大小“可变”
就说明它可控
斑块可以“变瘦”甚至消失
应该这样更为准确地说
斑块是血管的“可回收垃圾”
如何回收?
往下看
“回收”血管斑块
管住瘾,戒烟
管住嘴,清淡饮食
迈开腿,运动起来
少生气,愉快生活
控制“三高”,降脂稳压调糖
按医生的指导用药预防心血管疾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