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自贡市第一人民医院官方网站
联系我们   医院OA办公系统   专家坐诊时间表  
您现在的位置:科室首页 > 科室动态
流感防治知识
发布时间:2013-11-21 来源: 作者: 点击数:

  什么是流感?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也是一种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的疾病。其主要通过空气中的飞沫、人与人之间的接触或与被污染物品的接触传播。典型的临床症状是:急起高热、全身疼痛、显著乏力和轻度呼吸道症状。一般秋冬季节是其高发期,所引起的并发症和死亡现象非常严重。该病是由流感病毒引起流行性感冒,病毒属正粘病毒科,直径80~120nm,球形或丝状。流感病毒可分为甲(A)、乙(B)、丙(C)三型,甲型病毒经常发生抗原变异,传染性大,传播迅速,极易发生大范围流行。甲型H1N1也就是甲型一种。本病具有自限性,但在婴幼儿、老年人和存在心肺基础疾病的患者容易并发肺炎等严重并发症而导致死亡。

  临床常见分型及其临床表现

   1、单纯型流感:急性起病,体温39-40℃,伴畏寒、乏力、头痛、肌肉关节酸痛等全身症状明显,呼吸道症状轻微,可有流涕、鼻塞、干咳等。查体:急性病容,咽部充血红肿,无分泌物,肺部可及干性啰音。

   2、肺炎型流感:较少见,多发生于老人、小孩、原有心肺疾患的人群。原因:原发病毒性肺炎,继发细菌性肺炎,混合细菌病毒肺炎。表现:高热持续不退,剧烈咳嗽、咳血痰、呼吸急促、紫绀,肺部可闻及湿啰音。胸片提示两肺有散在的絮状阴影。痰培养:无致病细菌生长,可分离出流感病毒。可因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

     3、中毒性流感:以中枢神经系统及心血管系统损害为特征。表现为高热不退,血压下降,瞻望、惊厥、脑膜刺激征等脑炎脑膜炎症状。

     4、胃肠炎型流感:少见,以腹泻、腹痛、呕吐为主要临床表现。

  流行病学特征

     1、传染源:流感患者及隐性感染者为主要传染源。发病后1-7天有传染性,病初2-3天传染性最强。猪、牛、马等动物可能传播流感。

     2、传播途径:空气飞沫传播为主,流感病毒在空气中大约存活半小时污染的日用品。

     3、易感人群:普遍易感,病后有一定的免疫力。三型流感之间、甲型流感不同亚型之间无交叉免疫,可反复发病。

     4、流行特征:

     1)流行特点:突然发生,迅速蔓延,2-3周达高峰,发病率高,流行期短,大约6-8周,常沿交通线传播。

     2)一般规律;先城市后农村,先集体单位,后分散居民。甲型流感:常引起爆发流行,甚至是世界大流行,约2-3年发生小流行1次,根据世界上已发生的4次大流行情况分析,一般10-15年发生一次大流行。 乙型流感呈爆发或小流行,丙型已散发为主。

      3)流行季节:四季均可发生,以冬春季为主。南方在夏秋季也可见到流感流行。

  预防及治疗

     目前尚缺乏有效的抗流感病毒药物,如无并发症不需特殊治疗,着重于护理及并发症的预防,主要是对症治疗。

     1、一般治疗:卧床休息,多饮水、给予流质或半流质饮食,进食后以温盐水或温开水漱口,保持鼻咽及口腔清洁。

     2、对症治疗:高热烦躁者可给予解热镇痛药物。有脱水者可适当补液。  

     3、抗病毒:用金刚乙胺和金刚烷胺治疗甲型流感有一定效果,乙型流感则无效。病毒唑对各型流感均有疗效。

     4、合并细菌感染可使用抗生素(如青霉素,先锋IV,VI)治疗。

     5、中医药治疗可用板蓝根、连翘、银花等清热解毒类中药

  日常预防原则

     1、注意通风,在流感的高发期,尽量避免到人多拥挤、通风不畅的公共场所。特别不要到拥挤的公共场所,外出时要戴口罩,防止交叉感染。另外,居室要开窗通风,并经常用过氧乙酸等消毒。居室内的温度要在18℃~20℃,湿度在50%~60%最为合适,每天开窗3~4次,每次约15分钟左右,每天用湿布擦桌子和地面,使室内空气新鲜而湿润。

     2、多晒太阳,要养成个人良好的健康行为,饭前便后勤洗手。常晒衣服、晒被褥、晒太阳。因为阳光对于病菌也有杀伤性的作用。

     3、吃几瓣生大蒜,在流感好发季节,室内还可用食醋、艾叶等熏蒸消毒,杀灭病菌。不对着人咳嗽、打喷嚏、勤洗手,经常锻炼身体;平时多喝水,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等。

     4、避免过于劳累。要按时作息,保证睡眠,注意休息和运动锻炼,提高身体抵抗力。多增加户外活动,上午10点到下午4点最为适宜,以提高身体对周围环境冷热变化的适应力和对疾病的抵抗力。

收藏   打印   关闭  
上一篇:
下一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