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叮铃铃,叮铃铃......”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在自贡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科突然响起。电话那头是一名父亲打来的,他三岁的孩子吃瓜子被卡住了,出现剧烈呛咳,口唇也变成了紫红色,情况危急。
送至医院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副主任段礼府和医师唐伟查看CT发现,卡住孩子的这颗瓜子较大且位于气管内(主气道),如果随着呼吸、咳嗽将异物嵌顿到声门,孩子就有窒息死亡的风险。孩子阵阵地咳嗽和喘息声,让在场的人都揪心不已。段礼府当机立断,在完成必要检查的同时,迅速做好支气管镜手术的准备。午夜时分,在孩子入院1个小时左右,手术顺利施行并成功从娃儿的气道内取出一粒完整的瓜子,所有人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
气管异物多发于5岁以下的儿童、昏迷患者,老人咽反射迟钝也易产生误吸,以及喜欢用嘴咬笔盖等不良习惯的成人。
气道异物在不同的时间段会让人有不同的反应。异物进入期会出现剧烈的刺激性呛咳,另会出现鼻翼扇动,发绀或面色苍白,呼吸急促或呼吸微弱。在安静期,异物质地较轻而光滑,可随呼吸气流而上下活动,引起阵发性咳嗽,异物停留在小支气管内一段时间内可无症状或仅有轻微咳嗽及喘鸣。在刺激或炎症期,植物类异物由于脂酸刺激,可引起气管支气管黏膜炎性反应,若合并细菌感染引起咳喘、痰多、支气管炎、肺炎、发热等全身症状。
症状被明确诊断后,均需要通过手术取出异物。手术方式有经直接喉镜异物取出术、经硬管支气管镜异物取出术、纤维支气管镜或电子支气管镜异物取出术,选择怎样的手术方式,取决于患者的病情。高度怀疑存在气道异物,但相关检查不能完全确定时,也可进行支气管镜检查,达到明确诊断的目的,还可以同时取出异物。
要预防气道异物,不同的人群方法不同。婴幼儿不宜进食花生、瓜子、豆类等坚果类或吸食果冻等润滑食物。小儿进食时要保持安静,不在进食时嬉戏打闹、喊叫或哭闹。纠正小儿口内含物的不良习惯,勿将细小物件放入口中玩耍。成人应避免口含物品仰头作用。对昏迷、全麻及重症病人,应使其头偏向一侧,取下义齿及拔除松动牙齿,随时吸出口腔内分泌物,加强看护。
如果发现儿童进食时呛咳、气促、呼吸困难等情况,应立即就诊。若无法立即就诊可行海姆立克急救方法。如果成人发生了气管异物,可站在病人背后;用两手从背后环绕病人的腰部,一手握拳抵住肋骨下缘与肚脐之间,另一手抓住拳头;快速向里向上压,形成一股冲击性气流,将堵住气管、喉部的食物硬块等冲出;重复以上手法直到异物推出。如果施救者孤立无援时找一物体(如桌子边缘、椅背、扶手栏杆等)以物体边缘压迫上腹部,快速向上冲击,重复动作直至异物排出。如果两岁以上的儿童发生气管异物,施救者需蹲跪在孩子背后,双手放于孩子肚脐和胸骨间,一手握拳,另一手包住拳头;双臂用力收紧,瞬间按压孩子胸部;持续几次挤压,直到气管堵塞解除。重复以上手法直到异物推出。
如果一岁以下的婴幼儿发生气管异物,施救者需要一只手捏住孩子下颌骨,手臂贴着孩子的前胸;一只手托住宝宝,让其脸朝下,趴在救护人膝盖上;用力拍宝宝两肩胛骨间拍背5次,再将婴儿翻正;在婴儿胸骨下半段,用食指及中指压胸5次;重复上述动作,一直做到有东西吐出来为止。施救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请勿将婴儿双脚抓住倒吊,从背部拍打,不仅无法排出异物,还可能造成颈椎受伤;鱼刺卡喉不可使用海姆立克法;如海姆立克急救法无效或情况更严重,需立即前往医院救治。
作者:李麟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