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自贡市第一人民医院官方网站
联系我们   医院OA办公系统   专家坐诊时间表  
您现在的位置:行政职能处室首页 > 处室动态
糖尿病病人的护理
发布时间:2019-10-31 来源: 作者: 点击数:

糖尿病是由遗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引起的一组以慢性血葡萄糖(简称血糖)水平增高为特征的代谢疾病群。 

病因与机制:遗传因素+环境因素→胰岛素分泌和/或作用缺陷→代谢紊乱→血糖↑。

临床特点:三多一少:多尿、多饮、多食及消瘦。

估计我国现有糖尿病病人约3千万,居世界第2位,已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世界性公共卫生问题。 

分 型

1型糖尿病 (T1DM)2型糖尿病 (T2DM)其他特殊类型糖尿病妊娠期糖尿病


病因

1型糖尿病病因:遗传因素、环境因素、自身免疫因素2型糖尿病病因:遗传因素、环境因素、胎儿和婴儿期低体重

发病机制

临床表现

1. 典型症状:“三多一少”,视力模糊;皮肤瘙痒:由于高血糖和末梢神经病变导致;女性外阴搔痒其他:四肢酸痛、麻木、腰痛、阳痿等

 2. 多数病人起病隐袭,无明显症状,以并发症或伴发病就诊

 3. 反应性低血糖

 4. 围手术期发现血糖高 

5. 健康体检发现血糖高


【护理评估】

(一) 健康史详细询问病人有无糖尿病家族史 。有无反复病毒感染,尤其是柯萨奇病毒、流行性腮腺炎病毒、风疹病毒等感染史。了解病人的生活方式、饮食习惯、食量、体力活动等情况,体重变化,妊娠次数、新生儿出生体重等。

(二)身体状况1.代谢紊乱症群典型病人出现“三多一少”症状,即多尿、多饮、多食和体重下降。可有皮肤瘙痒 (包括外阴瘙痒 )、四肢酸痛、麻木、腰痛、月经失调、便秘等。

2.急性并发症—DKA机制:酮体↑↑(乙酰乙酸、β-羟丁酸和丙酮)。诱因 :感染、胰岛素剂量不足或治疗中断、饮食不当、妊娠和分娩、创伤、手术、麻醉及急性心肌梗死等。临床表现 :●前期:原有糖尿病症状加重。初感疲乏软弱、四肢无力、极度口渴、多尿多饮。●中期:酸中毒时表现为食欲减退、恶心与呕吐,常伴头痛、嗜睡、烦躁、呼吸深快有烂苹果味。进一步发展出现严重失水、尿量减少、皮肤干燥、弹性差、眼球下陷、脉搏细速及血压下降。●晚期:各种反射迟钝,甚至消失,出现昏迷。也有少数病人表现为腹痛等急腹症的表现。●血糖、血酮体明显升高,尿糖、尿酮体强阳性。

2.急性并发症—感染疖、痈,肺结核,肾盂肾炎和膀胱炎,足癣、体癣,真菌性阴道炎。

3.慢性并发症大血管病变:脑、心及肢体动脉硬化。微血管病变:肾、视网膜、神经及心肌组织,以糖尿病肾病和视网膜病变为常见,可导致尿毒症、失明。神经病变:以周围神经病变最常见,呈对称性肢端感觉异常(分布如袜子和手套状),痛觉过敏等。自主神经病变致尿潴留、胃肠功能失调和直立性低血压等。其他病变:白内障、青光眼、糖尿病足等。

糖尿病慢性并发症

大血管(动脉粥样硬化、心、脑病变、冠心病和脑血管病——2型糖尿病的主要死因)

 微血管(糖尿病肾病:1型糖尿病的主要死因,眼部病变:糖尿病患者失明的主要原因) 

眼(黄斑病变、白内障、青光眼、虹膜睫状体病变)

糖尿病足(末梢神经病变、下肢动脉供血不足、细菌感染,导致感觉异常、溃疡、坏疽)

 神经病变(多发性周围神经病变:最常见,表现肢体感觉异常运动神经病变:表现为无力,腱反射异常自主神经病变:表现在瞳孔、排汗、肠蠕动、血压、心率、排尿等)

(三)辅助检查 、病情观察项目:血糖、尿糖测定 、OGTT 、GHbA1 、血胰岛素和C-肽测定。糖尿病诊断标准:糖尿病症状+随机血浆葡萄糖水平≥11.1mmol/L或空腹葡萄糖≥7.0mmol/L或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中,2h≥11.1mmol/L

监测血糖、血压、血脂、糖化血红蛋白、眼底及体重以判断病情。观察有无酮症酸中毒、高渗性昏迷及低血糖等情况发生。

 糖尿病血糖控制目标空腹 非空腹理想 4.4~6.1 4.4~8.0尚可 ≤7.0 ≤10.0差 >7.0 >10.0 注:单位—mmol/L

(四)心理-社会状况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需终身治疗且须严格控制饮食,易致失去生活乐趣感,常自诉孤独无助,产生悲观情绪;部分病人持消极态度,或缺乏信心不能坚持治疗;因糖尿病躯体痛苦甚至残疾威胁,产生沮丧、恐惧心理。

(五)治疗要点强调早期、长期、综合治疗及治疗方法个体化的原则。国际糖尿病联盟提出糖尿病治疗的“五驾马车”,包括饮食控制、运动锻炼、血糖监测、药物治疗和糖尿病教育。具体治疗措施以适当的运动锻炼和饮食治疗为基础,根据病情选用口服降糖药物和胰岛素治疗



【护理诊断及合作性问题】

1.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或高于机体需要量 与糖尿病病人胰岛素分泌和(或)作用缺陷引起糖、蛋白质、脂肪代谢紊乱有关。

 2.有感染的危险 与血糖增高,脂代谢紊乱,营养不良,微循环障碍等因素有关。

 3.知识缺乏:缺乏糖尿病预防和自我护理知识。 

4.潜在并发症:酮症酸中毒、高渗性昏迷

【护理目标】

病人能接受糖尿病饮食,说出糖尿病饮食的基本要求,自觉参与制定并执行饮食计划,体重、血糖恢复到正常范围;能采取适当措施预防和控制各种感染;病人对疾病有足够的认识和了解,掌握药物的使用方法。


【护理措施】

(一) 饮食护理1.配合计算饮食量 

2.主、副食数量基本固定3.严格控制总入量,限制各种甜食4.选择食物5.用降糖药时,严格按时就餐6.根据血糖、体重及时调整饮食

注意事项①按时进食。 ②控制总热量。③限制甜食。 ④不宜空腹锻炼。⑤监测体重。

(二)运动锻炼运动减轻体重、提高胰岛素敏感性,改善血糖和脂代谢紊乱。活动适宜,循序渐进和长期坚持。.1、糖尿病运动适应症:1型糖尿病病情稳定者,2型糖尿病血糖在16.7mmol/L以下者,尤其是肥胖者。2.不宜进行剧烈运动者:如情绪不稳定,伴有急慢性并发症者。3.注意运动安全:随身携带糖果,低血糖时食用。若出现胸闷、胸痛、视力模糊等情况停止运动。运动时随身携带糖尿病卡。

(三)用药护理口服降糖药护理(1)护士应了解各类降糖药物的作用、剂量、用法、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指导病人正确服药,并注意观察降糖药效果和不良反应(2)按时发药(3)注意用药与饮食、运动的关系口服降糖药物—四类药物促胰岛素分泌剂:磺脲类:甲苯磺丁脲、氯磺丙脲、格列本脲、格列吡嗪、格列齐特、格列波脲、格列喹酮、格列美脲非磺脲类:瑞格列奈、那格列奈双胍类:二甲双胍葡萄糖苷酶抑制剂:阿卡波糖、伏格列波糖胰岛素增敏剂:罗格列酮、吡格列酮

胰岛素应用护理

观察副作用:最严重的副作用是低血糖。此外有过敏、注射局部硬结、萎缩等* 吸药顺序:先抽“短”再抽“长”,不可逆行操作。先抽速效, 后抽中、长效,混匀注射* 注射:(1)准时、准量注射胰岛素(2)注射前摇匀药液(3)注射时要注意选择部位,避开硬结(4)选用上臂、大腿、腹部、臀部等处注射.

(5)注射部位错开,轮换注射,相对固定。各部位吸收速率不同,腹部>上臂>大腿>臀部

(6)注射后在注射局部停留10秒钟后,再拔针* 存放:一般放在冰箱冷藏室, (4~8℃冷藏保存)禁止冷冻。也可在室温(<25℃)下放置1月

胰岛素治疗方案

(1)联合疗法:口服降糖药加胰岛素治疗(2)常规胰岛素治疗:预混胰岛素或中效胰岛素于早、晚餐前各注射一次(3)胰岛素强化治疗:3餐前短效胰岛素加睡前中效胰岛素注射* 调整胰岛素:根据血糖调整胰岛素剂量* 胰岛素治疗的常见并发症:低血糖反应、变态反应等

(四)自我监测血糖护理

(1)监测时间四点法——三餐前 + 睡前 

七点法——四点法加三餐后2小时 

必要时——测清晨3时

(2)监测频率初治、病情不稳定——每日测 

病情稳定——1-2周监测1天;2~3个月定期复查糖化血红蛋白;每年1~2次全面复查1次 

(五)并发症护理

1.低血糖护理表现:血糖低于2.8mmol/L,伴有心悸、出汗、饥饿、头晕、面色苍白、颤抖等治疗:发现低血糖要立即补充糖份预防:用降糖药时,及时按量进食,不空腹运动;运动量明显增大时,适当减少降糖药或增加食物;胰岛素注射部位相对固定;清晨血糖高,警惕“Somogyi效应”

2、 DKA与高渗性昏迷抢救配合 ①重症监护,绝对卧床休息,保暖,吸氧。 ②建立两条静脉通路,准确执行医嘱,确保液体和胰岛素的输入。 ③严密观察和记录神志、生命体征、呼吸气味、皮肤弹性及24h出入液量等变化。监测并记录血糖、尿糖、血酮、尿酮水平以及血气和电解质变化。

3、感染的预防和护理指导病人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全身和局部清洁,尤其是口腔、皮肤和会阴部的清洁。注射胰岛素时皮肤应严格消毒,以防感染。若发现感染征象,及时协助医师处理 。

4.足部护理①促进足部循环,如按摩、运动、保暖,防烫伤。②避免足部受伤,如穿轻巧柔软、宽大鞋子,棉质袜,及时治疗鸡眼、脚癣等。③保持足部清洁、干燥,勤换鞋袜,趾甲不要修剪过短以免伤及甲沟。

(六)心理护理此病虽不能根治,但治疗护理得当可以和正常人一样生活和长寿。加强护患沟通,及时讲解糖尿病基本知识,治疗的价值,以解除焦虑、紧张心理,提高治疗的依从性。与病人家属共同商讨制定饮食、运动计划,鼓励亲属和朋友多给予亲情和温暖,使其获得感情上的支持;鼓励病人参加各种糖尿病病友团体活动,增加战胜疾病的信心。

(七)健康指导1.疾病知识指导糖尿病宣教,提高治疗依从性。每年定期对眼底、心血管和肾功能检查以早期发现慢性并发症。

2. 饮食指导执行饮食治疗方案。准备常用食物营养素含量和替换表,学会自我饮食调节。

3.运动指导运动方式以有氧运动为主;其中步行活动安全,容易坚持,为首选锻炼方式;合适的运动强度为活动时病人的心率应达到个体60%的最大耗氧量。运动的注意事项。

4. 用药指导掌握口服降糖药应用方法,能观察不良反应;胰岛素注射方法、不良反应和低血糖处理。

5. 疾病监测指导指导病人学习和掌握监测血糖、血压、体重指数的方法,如血糖仪的使用,血压的监测方法、体重指数的计算等。

6. 并发症预防指导规律生活,戒烟、酒。注意个人卫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熟悉酮症酸中毒及高渗性昏迷等并发症的诱发因素、主要表现及应急处理措施。


【护理评价】

能否说出糖尿病饮食的基本要求,能否参与制定并执行饮食计划,血糖是否控制良好;有无感染发生;是否了解疾病的相关知识,能否掌握药物的使用方法。


收藏   打印   关闭  
上一篇:
下一篇:
更多